-
莫言烧脑演讲,预言了八个人的生死,利他其实是人性的底线
时间:2022-1-22 17:48:51 作者:妙音 来源:大咒仙 阅读:896 评论:0摘自网络
“自利、利他”是大千世界的基本规律。那么,两者哪个是人的本性?稻盛和夫认为,自利是人的本性,但利他则久,没有利他,人生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并最终导致失败。很多名人的话听起来在理,但如果拿到实践中验证,就不那么给力了。
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一次演讲中,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他讲了一个充满禅机的事件,其中所做的诠释还真令人脑洞大开。
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,为躲一场暴风雨,走进一座破庙。外边雷声滚滚,一阵紧似一阵,一个个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。空中仿佛还有吱吱龙的叫声,众人胆战心惊,面如土色......
其中一个泥瓦匠因此猜测:八个人当中,必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,才引来这滚滚雷动,“那么,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里接受上天的惩罚,免得让我们好人受到牵连,”众人说。
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。这时,又有人提议:“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,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。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,就说明谁干了坏事,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。”
于是大家就把自己的草帽往庙外抛去。七个人的草帽都被刮回了,只有一个人的草帽卷了出去,大家催着这个人出去受罚,他当然不愿出去,于是大家便把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。
莫言在现场说:故事的结局,估计大家都猜到了,那个人刚刚被扔出庙门,那座破庙便轰然坍塌.....
无疑,这群泥瓦匠在关系切身利益时,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,但,他们的生命却因为过度利己而结束。
利己是人的本性,但利他更是动物的本性。
有一个著名的狨猴实验,就说明了一个问题。
实验人员将一只狨猴囚禁在四周被水包围的“孤岛”中,岸上的另一只狨猴作为潜在的施救者需要克服困难跳入“孤岛”中开门将被囚禁者放出,让其回到安全的岸上。
研究人员发现,有婴儿的狨猴家庭中,家庭成员(父母、哥哥姐姐)对解救婴儿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。相比之下,如果用食物替换婴儿,狨猴不会跳入岛中,说明解救婴儿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,动机甚至大于获取食物。该解救婴儿的行为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而减少,狨猴两个月就脱离婴儿期,当幼年狨猴长到两个月大之后,狨猴父母就不会再跳入岛中实施解救行为了。
这说明什么?利己是天性,但利他更是天性。换个角度说,就是人都是有慧根的。那么,危难之时,你做何选择?
- 相关评论
本类更新
-
05-22亲见了几起“报应”后,公安大学的博导都震惊了
-
04-27素食新说:不吃肉的男人才是尊重自己尊重世界
-
02-06这处神秘建筑群落曾凭空消失,后人在此竟发现了恐龙雕刻
-
02-06《海奥华预言》将应验?玉兔2号再走80米,月球小屋之门打开后,也许......
-
02-06《西游记》中提到的无字经书,现实中真的被世尊传给了禅宗初祖
-
01-23“求平安”绝非迷信,其实,它是修行途中最接地气的一条捷径
-
01-23三国中最爱读书的武将
-
01-22时空错乱会发生什么?那次经历让他怀疑遇见到“未来的自己”
-
01-22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,为什么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?
-
01-22别人的不幸何以成为你的幸运?这些人遭雷劈也能中大奖
本类推荐
本类排行
-
01-22莫言烧脑演讲,预言了八个人的生死,利他其实是人性的底线
-
12-25禅宗二祖慧可红雪断臂, 向达摩祖师求解脱佛法
-
12-30前世嬉笑比丘像猿猴自己转世为猿猴,少开玩笑为好
-
01-12图解佛经故事:国王本生(六度集经卷一)
-
01-11图解佛经故事:仙叹理家本生(六度集经卷一)
-
02-06这处神秘建筑群落曾凭空消失,后人在此竟发现了恐龙雕刻
-
12-26虚云老和尚登坛修法求雪,慈禧太后感动落泪顶礼跪拜
-
12-25世亲菩萨往升兜率天内院 拜见弥勒菩萨
-
12-29圣僧龙裤国师 超度皇太后
-
01-18图解佛经故事:普施商主本生(六度集经卷一)
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。
由于咒法涉宗派、大局方针、法主理念、时节因缘、众生福报、形势政策、方便了义、是否契机、胜义世俗、灌顶层次、愿心广博、公开深浅程度,加上某乃佛门初机小学生之修为,尚未得菩提,于菩提也无有所得(功德肤浅,虽遇较多学佛感应但自知非真正圣者的神通证境证量),又时间精力有限及众生共业,故无法保证转发之文全是代表佛所说而无混杂波旬说法。若资料若给您带来烦恼,请您见谅。法务可微信:186-5005-4118(幸福),应说明来意,但不宜一添加就问手印怎么结之类,以免慢法引本尊护法不悦。
学佛一定以菩提心为因、大悲为根本,否则就算有此法门程序仪轨咒语手印等,也必如建造空中楼阁矣!
ω 卍 ω “戒法最大,世间咒法、龙蛇之毒而不能侵”ω 卍 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