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是心是咒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是心是咒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时间:2022-9-12 13:43:02   作者:妙音   来源:大咒仙   阅读:2255   评论:0


他自幼天赋过人,在梦中得观音菩萨点化,在14岁出家为僧,心中有佛,曾发下十大行愿,燃灯、燃指供佛,同时历时7年,用自己的舌头血书写《华严经》等多部佛典,以表对佛法的敬意,后行医救人,一生渡人无数、道心坚定、精进苦修,他就是佛教奇特的高僧——普钦法师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普钦法师(1905年—1960年),原名潘荣尧,是四川隆昌县盘龙镇人,自幼父母相继离去,和祖母二人相依为命。小的时候,天赋极高,后在一次机缘下,阅览佛典,便顿生出家之意,在14岁正式出家,后誓愿宏大、一心向佛,用自己的一生弘法利生,是佛家四众之典范,备受尊敬,他一生所经历的传说,为后世所传颂。

得菩萨点化,14岁正式出家

普钦法师身世坎坷,和祖母相依为命,但他聪慧过人,后来在家,无意发现了佛典,便阅览起来,读后甚是欢喜,便想出家,但是因缘未成熟,遭到祖母的反对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于是普钦法师便一心念“观世音菩萨”圣号,有一天,仿佛是自己在做梦,得到了菩萨的点化,便开始踏上解脱之路。祖母含泪送别,普钦法师一路不畏艰难,冒着大雪前进,最后掉进深坑,这些对于他来说,认为是磨练,最后终于来到雷音寺,14岁拜大明和尚为师,赐名为钦,法号佛圆,18岁得以受具足戒。

普钦法师专事修持,以苦行为基,大悲为愿,期菩提之果。曾数次燃香供佛,以消夙业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7年时间,用自己的舌血书写多部佛经

普钦法师在1935年,在佛前发下十大行愿,将身命供三宝,为证菩提度众生。

此后开始用自己的舌血书写佛经,用金针刺向自己舌头的两条青筋,将血流进小钵里,开始一丝不苟的书写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几乎每天都会刺血书写,有时舌血刺不出来,便虔诚的在佛前祈祷,希望能够获得加持,完成心中大愿,就这样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从未间断过,终于在1944年,功德圆满,用舍血书写《华严经》,八十一卷还有多部佛经。为了感恩佛菩萨的加持,燃指供佛,以表其心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行医救人、广结善缘

普钦法师在完成血书《华严经》后,在1945年又带领众人前往圆顶山,进行苦修,他们白天劳作,晚上诵经、打坐,教导他们要惜福,自力更生,在苦修的同时,来消业障、了生死、证菩提、度众生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到1951年,普钦法师本着慈悲之心,便开始向老中医学医,希望能够救助劳苦大众,随后开始行医救人,救助那些被病痛折磨之人,由于其医术精湛,许多人前来,有时普钦法师每天要看100多名病人。

普钦法师救助病人的同时,还劝导他们积德行善、一心向善,真正的做到了弘法利生。

在1960年,普钦法师功德圆满,走完自己的一生,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五彩舍利。

普钦法师:14岁出家,得观音点化,发下10大行愿,圆寂后留下舍利

虽然普钦法师一生短暂,但是他精进修行、一生苦修、弘法利生,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道心坚定和慈悲为怀的精神,他以身作则,让我们看到了真修实证,实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,值得受到人们的尊敬。






相关评论

本类更新

本类推荐

本类排行

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。   

由于咒法涉宗派、大局方针、法主理念、时节因缘、众生福报、形势政策、方便了义、是否契机、胜义世俗、灌顶层次、愿心广博、公开深浅程度,加上某乃佛门初机小学生之修为,尚未得菩提,于菩提也无有所得(功德肤浅,虽遇较多学佛感应但自知非真正圣者的神通证境证量),又时间精力有限及众生共业,故无法保证转发之文全是代表佛所说而无混杂波旬说法。若资料若给您带来烦恼,请您见谅。法务可微信:186-5005-4118(幸福),应说明来意,但不宜一添加就问手印怎么结之类,以免慢法引本尊护法不悦。

学佛一定以菩提心为因、大悲为根本,否则就算有此法门程序仪轨咒语手印等,也必如建造空中楼阁矣!为尊重爱惜佛法,网站不远程遥控传法、不远程遥控灌顶、不远程遥控加持。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请勿随意制成法本、违背因果造成魔说,网站咒音非在传法传咒,乃咒语学术之存档!

ω 卍 ω “戒法最大,世间咒法、龙蛇之毒而不能侵”ω 卍 ω

晋宋齐梁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。去者千百归无十,今人安知前辈难。云岭崎岖侵骨冷,流沙白浪徹心寒。后学未历取经路,多将经法轻易看!

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