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
孔雀佛母
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

时间:2020-09-07 23:29:06   作者:妙音   来源:大咒仙   阅读:3068   评论:0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

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

战友们在南京聚会,找时间参观拜谒了南京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”。

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。

有资料介绍说, 东吴赤乌十年(247年)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“建初寺”和阿育王塔,成为江南塔寺之始。

晋太康年间(280289年)复建,名“长干寺”,南朝陈为“报恩寺”,宋改为“天禧寺”,建圣感塔;元改“慈恩旌忠教寺”。

建德六年(578年),齐地佛门遭劫。闻率僧众四十余循海路奔建康。辄遇大风波,楫折船沉。忽现巨龟,负众僧出水,须臾抵建康。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。龟对曰:师父曾记否,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龟也。闻恍然大悟。奏闻宣帝,帝大悦,敕建报恩寺,香火祀之。


在这儿要说的是:历史上有一位高僧大德,原为西域龟兹国王子,后弃位出家为僧。法名,帛尸梨密多罗,中文名“吉友”。

吉友博通经论,熟悉密法咒术、善梵呗。永嘉年间(公元307年—312)来华,适逢北方战乱。东晋元帝永昌元年(公元322年)渡江至建康(南京),住“建初寺。因其“天姿高朗,风神超迈”,得王公贵族赏识,争相与之缔交。 

帛尸梨密多罗是历史上第一个翻译“孔雀经”的人。从东晋到盛唐其间300多年,“孔雀经”曾八次滚动翻译,为所有密教经典翻译之最。而帛尸梨密多罗则是两次在南京建初寺翻译孔雀经。一部名《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》一卷;另一部是《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》一卷。现各种版本的《大藏经》均有收录。

帛尸梨密多罗是历史上第一位把密教经典引入汉地华土,并最早在江南首先传播的鼻祖。由于“孔雀经”的成功翻译和传播,“大孔雀王”的法名和诸多的咒语第一次以汉语文字经典出现在佛经中。开启了汉传密教经典在江南翻译、传播之先河。亦为盛唐密宗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帛尸梨密多罗大师在汉地弘法30余年,圆寂于东晋咸康年间,享年八十余岁。因其常在雨花台一带修行习经。身后安葬于南京雨花台附近。东晋成帝敕建其墓。 

如今,大报恩寺遗址已经开辟成公园,成了人们瞻仰参观,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2
2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3
3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4
4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5
5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6
6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7
7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8
8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9
9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0
10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1
11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2
12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3
13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4
14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5
15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6
16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7
17、↑
孔雀明王的足迹31——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图18
18、↑

妙音网是2005年底就开始运行至今的20年门户网站

功德庄严佛净土。报化下济三途苦。见闻悉发菩提心。报化上生极乐国。

由于咒法涉宗派、大局方针、法主理念、时节因缘、众生福报、形势政策、方便了义、是否契机、胜义世俗、灌顶层次、愿心广博、公开深浅程度,加上某乃佛门初机小学生之修为,尚未得菩提,于菩提也无有所得(功德肤浅,虽遇较多学佛感应但自知非真正圣者的神通证境证量),又时间精力有限及众生共业,网站弘法利生之事可能做得不那么完美。若资料若给您带来烦恼(除佛陀正法外或含外道杂术有为法等参考方面,修行不可能不接触秽土),请您见谅。法务可微信:186-5005-4118(幸福),为尊重爱惜佛法听佛菩萨话,网站不远程遥控传法、不远程遥控灌顶、不远程遥控加持。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请勿随意制成法本、违背因果造成魔说,网站咒音非在传法传咒,乃咒语学术之存档!

ω 卍 ω “戒法最大,世间咒法、龙蛇之毒而不能侵”ω 卍 ω

晋宋齐梁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。去者千百归无十,今人安知前辈难。云岭崎岖侵骨冷,流沙白浪徹心寒。后学未历取经路,多将经法轻易看!

技术支持:妙音网络 经营许可:出版物网络经营许可证、电子出版物许可证、妙音实体书店 站务微信:186-5005-4118 QQ:82873496